果然优志
果然优志
果然优志
搜索平台输入“果然优志”即可找到本站,Ctrl+D收藏    

2023年电子信息类学科大学排名

 2023年5月13日



2023年高考即将来临,广大家长和同学们对于专业或者学科的深入了解是做好志愿填报的前提,果然优志为大家准备了电子信息类本科一级专业的详细介绍及排名情况,希望对于大家的志愿填报有所帮助!

一、电子信息类所包含的本科二级专业列表


电子信息类一级专业属于大学专业中的工学门类,向下还包括20个二级专业。

序号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1 080701 电子信息工程
2 080702 电子科学与技术
3 080703 通信工程
4 080704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5 080705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6 080706 信息工程
7 080707T 广播电视工程
8 080708T 水声工程
9 080709T 电子封装技术
10 080710T 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
11 080711T 医学信息工程
12 080712T 电磁场与无线技术
13 080713T 电波传播与天线
14 080714T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15 080715T 电信工程及管理
16 080716T 应用电子技术教育
17 080717T 人工智能
18 080718T 海洋信息工程
19 080719T 柔性电子学
20 080720T 智能测控工程

二、电子信息类一级专业简介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广泛的领域,包括电子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测控、集成电路、光电信息等方向。在大学本科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会接触到很多基础和应用课程,如电路原理、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微处理器原理、计算机组成原理等。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通过理论课程学习知识,并通过实验课程进行实践操作。此外,还有课外实践活动,如科技创新竞赛、社会实践等,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与其他专业相比,电子信息类专业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这个领域,学生需要掌握丰富的技能和知识,包括电路设计、数字信号处理、通信协议、嵌入式系统开发等。因此,学生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以及对电子技术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学习动力。

总之,学习电子信息类专业需要具备强大的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还需要对新技术和新应用保持敏感和开放的态度。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的领域,但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领域。

电子信息类专业在不断发展壮大,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的专业方向,包括人工智能专业、海洋信息工程、柔性电子学、智能测控工程等。下面分别介绍这些专业:

1.人工智能专业:人工智能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兴技术,涉及到机器学习、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等方向。人工智能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方面具有高水平的能力和素质。人工智能是模拟人类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和应用的总称,涉及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知识表示与推理、自然语言处理、智能计算、智能感知、智能控制等方面。人工智能是当前信息技术领域的热门学科,与其它电子信息类专业相比,人工智能专业更加注重数学、计算机、机器学习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算法研究,其毕业生可从事人工智能、大数据、智能硬件、机器人等领域的工作。

2.海洋信息工程:随着人们对海洋资源的认识不断提高,海洋信息工程成为了一个新兴的领域。海洋信息工程专业主要涉及到海洋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应用等方面,培养具有海洋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

3.柔性电子学:柔性电子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涉及材料科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多个领域。主要研究在柔性基底上制造、加工和应用柔性电子器件,包括柔性显示器、柔性光电器件、柔性传感器等。学习柔性电子学需要具备材料科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学习柔性电子学的学生可以在电子、医疗、汽车、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相关企事业单位、科研机构、政府部门等工作,例如柔性显示器、智能穿戴设备、健康监测器等。

4.智能测控工程:智能测控工程是一种融合了传感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的交叉学科。该专业主要培养学生在智能测控技术方面具有深入的理论和应用知识,能够应用于自动化控制、智能制造、机器人等领域。

这些新的专业方向为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生需要具备开放、创新的思维和实践能力,能够适应快速变化的技术和市场需求。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的领域,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5G技术的突破:5G技术是近年来电子信息领域的一大突破,其速度和延迟等性能优势使得许多新应用成为可能。5G技术需要电子信息领域的许多专业人才来共同推动其发展。

2.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人工智能是电子信息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例如在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家居、智能制造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3.芯片设计领域的进步:芯片是电子信息领域的基础,其设计和制造技术的进步对于电子信息领域的发展至关重要。近年来,芯片设计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例如人工智能芯片、量子计算芯片等。

4.智能制造领域的提升:智能制造是电子信息领域的一个重要应用方向,其在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智能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推广,其技术和应用不断发展。

总之,电子信息类专业在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其技术和应用范围不断拓展。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电子信息类专业仍然充满了机遇和挑战,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来共同推动其发展。

电子信息类专业面临着许多挑战,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技术更新换代速度快:电子信息领域的技术更新换代速度非常快,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专业人才的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创新:电子信息领域需要具备较高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然而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这些要求,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

3.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电子信息领域是一个高技能、高水平的领域,但是目前存在着人才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许多企业需要高水平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但是难以招聘到合适的人才。

4.竞争压力增加:电子信息领域是一个具有较高竞争性的领域,除了国内的竞争外,还面临着来自全球范围内的竞争。因此,专业人才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技能和实践能力,以适应竞争压力。

总之,电子信息类专业面临着许多挑战,需要专业人才具备更高的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需要不断创新和改进人才培养模式,以应对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领域的挑战。

对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我们的确可以通过一些先进的算法和模型,让计算机具备了一定的智能,例如语言生成、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而像ChatGPT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更是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学习到人类的语言规律和知识,然后生成类似人类的语言。

然而,对于这些算法和模型的底层原理,我们的理解程度还相对较低。例如,深度神经网络是如何实现语言生成和图像识别的?为什么GAN模型可以生成逼真的图像?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们可能并不完全理解。

同时,人工智能的发展也还存在着很多挑战和问题,例如数据隐私保护、算法公正性等,这些问题的解决也需要我们对人工智能的底层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因此,虽然我们可以得到人工智能的结果,但要理解其中的底层原理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就,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自然语言处理:在自然语言处理方面,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实现智能翻译、语音识别、问答系统等功能,这些技术在商业和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机器学习:机器学习是人工智能的核心技术之一,近年来深度学习等新型的机器学习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例如,深度神经网络已经可以实现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复杂任务,同时也在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3.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技术在制造领域也有广泛应用,例如智能机器人、智能工厂等,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并且可以实现更高质量的制造。

4.人机交互:人机交互是人工智能的另一个研究方向,通过智能语音助手、虚拟现实等技术,可以使人与计算机更加自然地交互,提高用户体验。

5.智能城市:人工智能在城市规划、交通管理等方面也有广泛应用。例如,通过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可以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通过智能公共设施管理系统,可以提高城市管理效率,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之,人工智能领域在近年来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这些成就不仅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和解决社会问题,也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学习人工智能需要一定的数学、编程和计算机科学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以下素质:

1.数学基础:人工智能涉及到很多数学知识,例如线性代数、概率论、统计学等。掌握这些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的原理。

2.编程基础:人工智能需要用到编程语言来实现算法和模型,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例如掌握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结构和算法等。

3.计算机科学基础: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需要具备计算机科学基础知识,例如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等。

4.好奇心和求知欲:人工智能是一个非常前沿的领域,需要具备好奇心和求知欲,积极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

5.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在人工智能领域中,通常需要与其他人共同合作完成项目。因此,需要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和协作。

总之,学习人工智能需要具备一定的数学、编程和计算机科学基础,同时还需要具备好奇心、求知欲、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素质。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非常热门的专业,在市场上供需情况良好。目前,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就业前景更加广阔。

就业方向包括但不限于:

1.电子设备制造业:例如半导体、电子元器件、通讯设备、计算机硬件等企业。

2.电子产品销售、技术支持和维护:例如电子产品代理、销售、技术支持、售后服务等企业。

3.电子系统设计和开发:例如软件、硬件、嵌入式系统、智能家居、汽车电子等领域的企业。

4.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相关领域:例如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算法设计、云计算技术等领域的企业。

5.其他相关领域:例如能源、环保、医疗等领域的企业,也有需要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的岗位。

总之,电子信息类专业的就业前景非常广阔,毕业生可以选择从事不同领域的工作,包括制造、销售、设计、开发、数据分析等。

现在电子信息类大学招生有可能是大类招生,学习一年后再进行细分专业的选择,那么建议学生在选择细分专业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1.个人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

2.就业前景:选择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专业,可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个人能力:选择适合自己能力和兴趣的专业,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长处,提高自己在专业领域的竞争力。

4.专业特色和研究方向:选择具有一定特色和研究方向的专业,可以提高自己在学术研究和科技创新领域的能力和竞争力。

5.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培养:选择具有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培养的专业,可以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发展和工作需求,具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选择细分专业时,学生应该了解各个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质量、就业前景等情况,可以通过查看招生计划、浏览学校官网、参加专业介绍会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此外,也可以通过参加校内外的专业实践、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等活动,进一步了解各个专业的特点和发展方向。


三、双一流大学中的电子信息类一流学科列表

一流学科

根据国务院《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及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经专家委员会认定,教育部等三部委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于 2022年公布了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双一流"大学指的是在该计划中被认定的具有一定实力、并具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潜力的高水平大学。而"一流专业"则是在"双一流"大学中,具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学科领域。

一流专业的建设需要有高水平的教师、先进的教学设备、严格的学科管理以及良好的学术氛围。这些因素都会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前来学习,进一步提升专业的教学质量。学生所学的专业是他们未来职业生涯的基础,一流专业的学生拥有更高的学术声誉和更深入的专业知识,可以在职场上获得更好的机会和更高的竞争力。一流专业的建设需要高水平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学术成就可以推动学科的创新发展,推动学科向着更高水平的方向发展。学校的整体实力是由各个专业的实力共同决定的。一流专业的建设可以带动学校的整体实力提升,提高学校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因此,志愿填报中选择一流学科作为重要的参考,是具有很大的意义的。

序号
大学名称
一流学科

1
电子科学与技术

2
信息与通信工程

3
信息与通信工程

4
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

5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6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7
电子科学与技术

8
光学工程

9
光学工程

10
电子科学与技术

11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12
信息与通信工程

13
信息与通信工程

14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15
信息与通信工程


四、电子信息类在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的排名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学科评估是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简称学位中心)按照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颁布的《学位授予与人才培养学科目录》(简称学科目录)对全国具有博士或硕士学位授予权的一级学科开展整体水平评估。学科评估是学位中心以第三方方式开展的非行政性、服务性评估项目,2002年首次开展,截至2017年完成了四轮。同时,第五轮学科评估已于2019年11月公布方案,第五轮评估结果不再向社会层面公开。电子信息类学科评估结果展现了全国范围这一专业学科领域实力比较,是家长们在志愿填报选择专业的重要参考。

序号
大学名称
评估专业
评估结果


1
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2
电子科学与技术
A+类

3
光学工程
A+类

4
光学工程
A+类

5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6
电子科学与技术
A+类


7
电子科学与技术
A类

8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9
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10
光学工程
A类

11
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12
电子科学与技术
A类

13
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14
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15
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16
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17
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18
电子科学与技术
A-类

19
光学工程
A-类

20
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21
电子科学与技术
A-类

22
电子科学与技术
A-类

23
电子科学与技术
A-类

24
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25
电子科学与技术
A-类

26
光学工程
A-类

27
电子科学与技术
A-类

28
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29
信息与通信工程
A-类


30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31
光学工程
B+类

32
光学工程
B+类

33
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34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35
光学工程
B+类

36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37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38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39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40
光学工程
B+类

41
光学工程
B+类

42
光学工程
B+类

43
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44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45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46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47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48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49
光学工程
B+类

50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51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52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53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54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55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56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57
光学工程
B类

58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59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60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61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62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63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64
光学工程
B类

65
光学工程
B类

66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67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68
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69
光学工程
B类

70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71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72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73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74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75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76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77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78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79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80
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81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82
光学工程
B类


83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84
光学工程
B-类

85
光学工程
B-类

86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87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88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89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90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91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92
光学工程
B-类

93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94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95
光学工程
B-类

96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97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98
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99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100
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101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102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103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104
光学工程
B-类

105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106
光学工程
B-类

107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108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109
电子科学与技术
B-类

110
信息与通信工程
B-类


111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12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13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14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15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16
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17
光学工程
C+类

118
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19
光学工程
C+类

120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21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22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23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24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25
光学工程
C+类

126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27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28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29
光学工程
C+类

130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31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32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33
光学工程
C+类

134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35
光学工程
C+类

136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37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38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39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40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41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42
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43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44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45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46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47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48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49
光学工程
C类

150
光学工程
C类

151
光学工程
C类

152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53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54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55
光学工程
C类

156
光学工程
C类

157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58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59
光学工程
C类

160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61
光学工程
C类

162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63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64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65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66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67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68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69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70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71
光学工程
C类


172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73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74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75
光学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76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77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78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79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80
光学工程
C-类

181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82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83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84
光学工程
C-类

185
光学工程
C-类

186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87
光学工程
C-类

188
光学工程
C-类

189
光学工程
C-类

190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91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92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93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94
电子科学与技术
C-类

195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96
光学工程
C-类

197
光学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98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199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200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201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202
信息与通信工程
C-类

五、专业排名在果然优志中的应用


随着新高考的推进,志愿填报由顺序志愿变为学校和专业结合的平行志愿,数量从80到120个,这么多的志愿数量,在填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结构化的信息提供给同学和家长们。果然优志(www.hzgrys.net)致力于成为志愿填报的好帮手,在志愿填报过程中,展示了每个专业的排名情况,方便大家在选择志愿时进行参考对比。 果然优志高考志愿填报中专业排名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