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PDF报告需要较长时间,请耐心等候......
果然优志
果然优志
果然优志
搜索平台输入“果然优志”即可找到本站,Ctrl+D收藏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

090207TK
代码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
名称
本科
层次
四年
学制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简介  

2021年10月,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首批5个国家公园。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

据北京林业大学招生办主任刘芳介绍,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的诞生是北京林业大学、国家林草局、教育部等多方商议的结果。《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提出,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完成国家公园空间布局建设任务,基本建成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应运而生。“一方面,我们作为首都的林业高校要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学校在学科基础、师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等方面都有建设这个专业的良好基础;另一方面,林草局、各大国家公园也确实需要相关专业的人才。”刘芳说。

2023年,北京林业大学的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在全国范围内共招生20人,多数招生名额都放在了五个国家公园所在的省(市、区)。刘芳提到:“据我们调查了解,一般毕业生的就业流向会有三个方向:大学所在地、生源地和一线或者准一线城市。在有国家公园的省份(市、区)招生,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机会要比没有相关人才需求的地方多。”

据刘芳介绍,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的申报本就与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紧密相连:“国家公园中涵盖了山、水、林、田、湖、草、沙以及各种生物。这都需要学生去学习林学、生态学乃至野生动物保护相关的专业知识。”徐基良院长也提到:“国家公园的发展除了需要管理区域内的环境、动植物,如何与当地居民和政府打交道也是一门学问。目前,与国家公园相关的法律法规还在完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还要具备管理乃至法学相关的才能。”这也意味着,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是一个交叉性极强的专业。

作为全国第一个开设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学校,北京林业大学为此投入颇多。

“未来,学生会从事自然、生态相关的工作,所以如果不是真正热爱这门学科,大概率是不会报考的也不建议报考的。”刘芳说,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本科专业会授予农学学位,虽然是第一年设立,但在全国范围内招生门槛很高,“录取分数在整个学校范围可以排前五。北林一般是30人一个班,但这个专业只有20人,打算按小班培养模式教学。”目前,北林的国家公园学院只设置了这一个专业,将按照梁希实验班模式开展教学培养,在保研指标上倾斜,全专业保研率能达到40%。同时还实行导师制,能让学生更早地接触到科研。

除了小班教学模式,在师资配备上,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也集各家所长。“基本是全校各学院最好的师资力量,不管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都是全校最优质的老师来上。”刘芳说。“前期在设计培养方案的时候,我们也调研了相关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按照国家林草局等相关部门的建议去设置课程。”目前,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囊括了国家公园管理、国家公园规划设计、自然教育、国家公园调查监测及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等方面。

此外,重实践也是该专业的特征之一。“这应该是我们设立的专业中预算比较高的一个专业了。学生实践是需要投入很多经费的。”徐基良院长介绍,学生在学完一些基础课程之后,会到国家公园和各大自然保护区去实践,“目前,我们和各大国家公园商议,每年将学生送去进行实践培养,由实践基地提供一定的经费和场地用于人员的后续工作。”

据悉,该专业还安排了八周的岗位实践,计划放在两个暑假,学生可以去国家公园相关工作岗位上实地操作。例如,学生可以实地参与监测巡护、自然教育、社区发展的具体工作,了解和掌握国家公园感知系统的构建和运行方式。

头一批20个学习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的学生未来就业状况如何?在徐基良院长看来,这批学生的就业应该不成问题。“目前,国家公园内部工作人员空心化程度较高。人员缺口大于我们的培养计划。”徐基良介绍,目前在岗人员46岁以上的人员比例较高。前些年由于各种原因,人才补充不足,薪资待遇跟不上,编制也较少,导致新鲜血液不足。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5个国家公园,正在创建中的还有十几个。国家林草局此前发布消息称,已获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在全国共遴选出49个国家公园候选区,未来人才需求量较高。

刘芳也提到,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并不是说字面上体现了国家公园,就只能去5个国家公园。“学生学习内容涵盖林学、水土保持、生态、管理等。对动物、植物都要有所了解。学生自己对于哪方面感兴趣,可能就往这方面多投入一点,跟着导师去做项目可以让学生提前进入到科研阶段,无论未来是想从事科研、实践、还是更宏观的管理和建设都是可以的。”

徐基良认为,新专业的诞生伴随着新行业的发展。“这个专业涵盖的内容很多。首先需要自然科学背景,比如需要对动植物有基本的识别能力,其次,国家的自然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改变,现实情况往往要比教科书变得更快。同时,自然科学的语言如何转变为社会科学的语言,也是一个问题。”徐基良认为,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同时也是一门“人”的学问,学会如何守护好国家公园内的居民,也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之一。

2024年,东北林业大学也新设立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专业,并于9月开始招生。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是东北林业大学2023年筹建的新兴特色专业,以响应国家生态文明重大战略以及美丽中国建设需求为目标,着力培养能够参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创新型领军人才。本专业最早可追溯至1987年原林业部在我国首次批准设立的“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专业,并于1988年在全国率先招收本科生,现已为国家与地方培养了大批从事自然保护地规划、建设与管理的科研人才及管理人才,大批优秀校友服务于国家生态保护一线,替山河装成锦绣,把国土绘成丹青。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主修课程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双一流建设学科具备较大学科优势,以下是双一流建设学科前五名高校,高考志愿填报时可以参考:

序号
大学名称
双一流学科

1
植物保护

2
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3
农业资源与环境

4
植物保护

5
植物保护(自定)

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与国家公园建设与管理专业相关学科,且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为A+类的学科具备较大优势,以下是学科评估为A+类的高校,高考志愿填报时可以参考:

序号
大学名称
学科评估

1
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A+类

2
农业资源与环境、植物保护
A+类

3
农业资源与环境
A+类


著名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