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PDF报告需要较长时间,请耐心等候......
果然优志
果然优志
果然优志
搜索平台输入“果然优志”即可找到本站,Ctrl+D收藏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

083203TK
代码
低空技术与工程
名称
本科
层次
四年
学制
物理&化学
限考科目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简介  

"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以低空经济产业需求为导向,融合航空宇航、通信技术、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交叉型工科专业​​,旨在培养能够解决低空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复合型人才。

一系列数据透露低空经济市场的发展潜能势不可挡:工信部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低空经济发展研究报告(2024)》透露,2023年中国低空经济规模达到5059.5亿元。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民航局4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方案提出,到2030年推动低空经济形成万亿级市场规模。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未来将需要大量的高精尖人才。这也意味着,低空经济相关本科专业就业前景非常可观,或许会成为下一个热门报考专业。”北京邮电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王尚广认为,“低空技术与工程”本科专业的增设是一次前瞻性布局,是为了培养出符合国家紧迫需求的低空技术与工程复合型人才。

低空技术与工程是2025年新增专业,专业本身包含了如下的核心内容:

1、​​学科属性​​

属于工学门类下的交叉工程类专业,修业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它建立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力学、控制科学等学科基础上,同时深度交叉电子信息、计算机、交通运输等学科。

2、​​研究对象​​

以​​低空基础设施​​(如起降场、导航系统)、​​低空航空器​​(无人机、载人飞行器等)以及​​低空运行保障技术​​(空域管理、通信导航)为研究核心。例如,设计更高效的无人机物流系统,或开发低空通信协议避免“空中堵车”。

3、​​设立背景​​

2024年国家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2.5万亿元。但传统学科无法满足低空产业对​​“既懂飞行器设计,又会智能管控”​​复合人才的需求,因此教育部在2024年批准增设该专业,首批6所高校于2025年招生。

4、​​培养目标​​

培养能够从事低空飞行器研发、空域管理、智能控制等工作的工程师,解决如无人机集群调度、低空交通规划、飞行器适航认证等实际问题。例如,西北工业大学侧重培养具备“总师型”能力的低空飞行器设计人才,而北京邮电大学聚焦低空通信与网络安全

学什么?怎么学?

1、​​知识结构:像搭积木一样跨界融合​​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核心是“交叉”,课程像一把​​万能钥匙​​,打开多个学科的大门:

​​基础课​​:数学、物理、编程(如Python)是“地基”,就像学骑自行车前要先掌握平衡。

2、​​专业课​​:

​​飞行器设计​​:如何让无人机更轻、飞得更稳?(类似设计乐高模型,但材料换成碳纤维)

​​低空通信​​:让飞行器与地面“对话”,避免空中堵车(如北邮的“空中5G”技术)。

​​智能管控​​:用AI算法指挥上千架无人机(类似交警调度交通,但场景在空中)。

​​实践课​​:在实验室组装无人机、编写控制代码,甚至到企业参与真实项目(如华南理工与大疆合作)

3、学习方式:边“飞”边学​​

与传统的“课堂+考试”模式不同,该专业更像​​实战训练营​​:

​​项目制学习​​:北航学生曾用3D打印技术设计新型飞行器,直接对接企业需求。

​​产教融合​​:西北工业大学邀请军工企业总师授课,学生提前接触行业前沿

4、学习难点:既要“上天”,也要“接地气”

​​知识跨度大​​:从空气动力学到人工智能,学生需快速切换思维(如物理公式与代码的结合)。

​​技术迭代快​​:无人机技术每年更新,课堂知识可能“过期”,需自主追踪行业动态。

​​实践要求高​​:调试一架无人机可能失败几十次,考验耐心与动手能力

以下是全国首批开设​​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的6所高校特色详解,结合学科优势、产学研布局及行业贡献,为读者提供深度参考: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定位​​:低空领域“全链条技术融合者”

​​学科支撑​​:联动“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无人系统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和“交通运输工程”等5个一级学科,依托​​飞行器一体化控制全国重点实验室​​等7个国家级实验室。

​​核心方向​​:

​​蜂群无人机技术​​:研究无人机集群协同控制算法,曾主导“千机编队”飞行试验,实现动态避障与任务重组。

​​空域智能规划​​:开发低空交通动态调度系统,应用于北京、深圳等试点城市。

​​实践特色​​:与中航工业、大疆共建​​“真场景”实验室​​,学生可参与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飞行控制系统开发。

​​2. 北京理工大学​​

​​定位​​:“绿色动力与低空交通规划专家”

​​学科优势​​:依托飞行器设计与工程、力学等国家一流学科,聚焦​​新能源飞行器​​(如氢能动力)和​​低噪声设计​​技术。

​​创新项目​​:

​​城市低空物流网络​​:与顺丰合作开发无人机配送路径优化算法,提升配送效率30%以上。

​​低空交通仿真平台​​:构建北京五环内低空交通虚拟场景,用于空域冲突预警。

​​师资团队​​:由7名两院院士领衔,包括飞行器空气动力学泰斗胡海岩院士。

​​3. 北京邮电大学​​

​​定位​​:“低空网络安全守护者”

​​技术突破​​:

​​防黑客通信协议​​:开发基于量子加密的无人机通信技术,防止数据劫持。

​​空天地一体化网络​​:建成第三代互联网实践教学平台,含1000余台基站设备,支持5G+低空通信融合实验。

​​课程亮点​​:开设​​《低空智能探测与反制》​​课程,模拟无人机与反无人机系统的攻防对抗。

​​4. 西北工业大学​​

​​定位​​:“国防低空技术总师摇篮”

​​军工特色​​:

​​隐身设计技术​​:为军用无人机研发雷达吸波材料,实现低空突防能力。

​​适航认证体系​​:参与制定中国首部《低空飞行器适航标准》,解决适航技术“卡脖子”问题。

​​培养模式​​:实行​​“2.5+1.5”分段培养​​,前2.5年夯实基础,后1.5年分方向参与军工项目实战。

​​5. 华南理工大学​​

​​定位​​:“大湾区产业应用先锋”

​​产业联动​​:

​​无人机物流系统​​:与顺丰共建实验室,开发粤港澳大湾区无人机跨境物流清关系统。

​​氢能动力研发​​:研制全球首款氢燃料电池驱动货运无人机,续航提升至6小时。

​​实践要求​​:学生需完成​​4个创新创业学分​​,参与“百步梯攀登计划”等省级科研项目

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定位​​:“旋翼飞行器与适航技术领跑者”

​​独家优势​​:全国唯一开设​​直升机专业​​,拥有​​直升机动力学全国重点实验室​​。

​​核心成果​​:

​​适航技术突破​​:主导研发国产无人直升机适航审定方法,填补国内空白。

​​低空应急救援​​:开发高原型救援无人机,在西藏、青海等地完成多次物资投送任务。

​​培养特色​​:学生可同步考取​​无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执照​​,实现“学历+资质”双认证

家长关注焦点​​

​​就业出口​​:北航、西工大毕业生可优先进入航空工业集团;华南理工学生对接大湾区头部企业如大疆、亿航。

​​深造路径​​:北理工、北邮提供本硕博贯通培养,研究方向覆盖低空通信、新能源动力等前沿领域。

​​地域资源​​: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依托长三角区位优势,与商飞、中国电科等企业联合培养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主修课程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低空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  

著名人士